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关于保护利用古村落、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绩溪县是徽文化主要发祥地和核心区。现拥有省级传统村落38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31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力度,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突出自然资源利用和历史文化传承,不断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工作。
一、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原则。
我县自2014年以来编制了20余个传统村落规划,于2022年4月编制《安徽省绩溪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方案》,总结提炼传统村落价值特色,明确村庄发展定位。2022年10月经县政府批复实施《安徽省绩溪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将我县传统村落分为三个独具特色的片区,形成从原有的“点式”单一类型保护利用,转变为多类型、多区域的村落集群式保护利用。
2022年3月我县成功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通过梳理我县传统村落历史沿革、文化特色、古道线路、空间分布密度等方面信息,划定“两片一线”分区,即三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各突出一个标签文化名片,形成“水墨儒风·大师义贾汇聚的徽贤人文区 ”、“和谐徽韵·徽文化博览的文旅融合区”、“丹青揽胜·人文景观合一的高山康养区”三个独具特色的片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一期EPC启动区设在岭北片区上庄镇,建设内容包括乡村漫道建设、历史人文环境及公共基础设施提升、传统建筑修缮活化利用等。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动工,秉持“保护为主,适当利用”的原则,在保护传统村落原滋原味的同时,对村落基础设施进行融合性提升,增设步行漫道提升居民综合环境进行美化性整治,沿着“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连片思路合理开发,以保促兴。
二、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
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与乡村旅游“421”行动相结合,推进景区村庄建设,全面开展“非遗村”“美食村”“画家村”“康养村”等主题村落打造,因地制宜为传统村落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制定下发《关于下达<安徽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相关任务的通知》,有序开展“旅游风景道”、“特色美食村”、“精品主题村”、“后备厢”工程基地等7项重点行动,积极申报安徽绩溪“百里历史文化长廊”旅游风景道参与省级风景道认定评选;上庄村、尚村分别入选省级第一批、第二批特色美食村,伏岭村成功入选省级精品主题村;建设完成乡村“双微”提升点69处;推进老胡开文墨厂、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后备箱基地培育工作;鼓励支持利用闲置宅基地(住宅)发展民宿产业,积极培育放空山居、三味书屋、若茵民宿等精品民宿。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供给质量。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产业
布局户外运动业态。谋划编制S346“皖浙天路”最美风景道旅游开发、自然体验公园等项目,布局攀岩、露营、高山速降、骑行等户外运动业态。布局休闲垂钓业态。立足全域溪流塘库资源,签订《绩溪县体育旅游溪流休闲垂钓项目》合作协议。每年举办千人规模“中国钓鱼节暨绩溪溪流垂钓嘉年华”活动,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三江源增殖放流活动。布局“三徽”文化业态。加快徽墨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上庄-长安-华阳徽墨产业集群。培育徽墨研学旅游基地3家,扎实推进墨旅融合发展。加快徽菜文化产业发展,实施“十乡百碗、千店万厨”工程,力推徽菜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加快徽雕文化产业发展。打造长安—上庄片区砖雕产业集群,培育建成特色非遗工坊。扎实推动上庄非遗传承园、伏岭特色小镇徽文化产业等项目建设。布局乡居民宿业态。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绩溪县旅游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暂行)》,保障民宿产业健康长远发展。推进乡村民宿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途远西川共享农庄、祥云洞度假酒店、上庄乡村民宿集群、仁里古村落等特色民宿项目落地建设。
四、加强宣传,创建古村落品牌。
线上线下开展“徽文化新胜地”的绩溪文化品牌宣传。改变以往侧重项目宣传的方式,强化县域品牌宣传。对内整合县域文化资源,对外整合各类宣传渠道,综合线上、线下多种宣传途径,结合综艺活动、短视频、长视频等多样性的宣传方式,绩溪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做法在人民日报头版刊载发布;报送的《绩溪县保护利用传统村落资源让乡村旅游活起来》在安徽政务要情网第75期采用,上庄村谷雨采茶的图文报道在传统村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刊发,依托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传统村落视频22期,结合第九届徽菜美食文化节,发布绩溪精品(美食)旅游线路展示3条,涉及3个片区传统村落;依托岭北片区的上庄镇、登源河片区的伏岭镇开展传统村落非遗项目巡游,突出“徽文化新胜地”品牌,宣传绩溪县文化特色。
再次感谢您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
联系人:曾雨梦
联系电话:8150309
绩溪县人民政府
2023年5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