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加快发展建筑业,对于推进城乡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工致富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绩溪县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举步维艰,面临着诸多的亟待解决问题:一是发展严重滞后。全县共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36家,其中一级资质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0家,二级资质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2家,其余均为3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人才匮乏,竞争能力差等原因,难以做大做强,更是难以根蜂拥而至的外来企业竞争抗衡,本地建筑企业中标概率低,导致恶性循环。二是因业务少发展资金更困难。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扶持政策等原因,建筑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很难待到大额资金,竞争力大打折扣,缺乏发展的后劲。三是资质维护和晋升困难。建筑企业要有一定的资质才能去竞争稍具规模的项目,晋升资质需要业绩,晋升成功的资质维持也需要业绩,而要有业绩就需要企业能中标承建符合业绩晋升或维持的项目。由于本地建筑企业资质级别整体较低,投标加分项少之又少,与外地的一级甚至特级企业相差甚远,难以与之抗衡和竞争。
为此我们建议县政府参考借鉴外地的做法和经验,以规范文件的形式,出台具体政策,促进和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发展。所出台的政策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奖励措施。可以考虑通过设立建筑业发展基金的方式,每年拿出适当的财政资金,用于奖励符合相应条件的建筑企业,鼓励和支持建筑企业建设总部基地,回本地纳税,开拓外地市场,创新争优,做大做强。
二、项目倾斜。根据我省其他各市、县、区出台一些促进和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发展的政策。
1、恢复小型工程项目库(400万以下工程),让本地企业在小型项目库中公平竞争。
2、我县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本地企业资质、技术、资金等方面不足的情况下,可参照滁州、六安等市出台的政策。本地企业与国企、央企或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成为联合体,投标时给予加分的政策。
三、人才支撑。通过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本地生源就读建筑专业,实施建筑人才引进及回流等工程,大力开展本地建筑从业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建筑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储备,为建筑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
四、维权保障。加强政企沟通,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建筑企业权益受损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绿色通道。各有关部门开设相应的绿色通道,为建筑企业在用地,办证、审批等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
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8号提案的答复
马庆明等3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出台具体政策促进和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奖励措施方面。绩溪县政府已出台《扶持绩溪县建筑业持续发展若干政策》,住建、税务、财政等多部门联合召开扶持建安企业持续发展培训会,加强走访联系企业,及时了解企业情况,对符合规定企业按《扶持绩溪县建筑业持续发展若干政策》予以奖补。
二、项目倾斜方面。绩溪县公管局于2020年4月份重新修订印发了《绩溪县小型工程项目交易操作规程》,取消了小型工程项目库。今年1月份以来,财政部、省财政厅针对部分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入围方式设置政府采购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的问题开展了专项清理工作,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政策不适宜恢复小型工程供应商库。在联合体投标方面,我县积极鼓励本地企业与国企、央企或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组成联合体进行投标,做大做强本地企业。同时也将落实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加强采购需求管理,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措施,免收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人才支撑方面。一是注重行业培训,引导人才成长。县住建局始终把人才培训作为提升我县住建领域人才素质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研修、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各类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我县住建领域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力弘扬了“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
二是积极与人社部门、培训机构、专科院校对接,做好建筑人才引进和回流工作。
四、维权保障健全渠道。借助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阵地,强化政企沟通。设立企业维权投诉电话和举报箱,凡涉及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投诉举报专人负责,及时跟进处置。
五、绿色通道方面。县住建局着力提升大厅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行建设项目“一站式”服务。严格按照“减证便民”“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实现群众少跑路、不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压缩办理环节,办理建筑许可证环节由17个精简至16个,材料由58项精简至35项。压缩办理时限,工业建设项目由55天精简至40天,带方案出让土地类又120天压缩至55天,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类由100天压缩至80天。在办理建筑许可整个环节中推行土地“带方案出让”,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预审批”,全面深化“交地及开工”,全流程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一次办结”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实现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基础设施报装并联申报,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
联系人:汪健
联系电话:0563-8162656
2021年6月16日
|